武汉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成立于1958年3月,独立建制于1987年。原馆地处武汉市中心,主楼是西洋式建筑,解放前为金城银行。由于原馆面积小,不能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武汉市委、市政府投资1200多万元,将汉口南京路原武汉图书馆4000多平方米的馆舍(欧式建筑,原为汉口商业银行,是优秀历史建筑)改造成新的武汉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在武汉市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武汉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新馆于2004年12月12日开馆。
武汉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始终坚持“着眼未来,服务社会”的办馆方针,以“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为宗旨,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充分利用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通过外借阅览、参考咨询、阅读辅导、建立图书流通点、开展读书活动、进行少年儿童素质培训等形式,为广大少年儿童和儿童工作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成绩斐然,多次受到文化部和省、市文化主管部门的嘉奖,四次被评为“全国一级少年儿童图书馆”,还被评为“全国文明图书馆”“读者喜爱的图书馆”,被武汉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学生校外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近年来,武汉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在多元服务模式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探索和实践,对于国内少儿图书馆服务有着引领和示范的意义。本版试图以全景化的角度,观察、记录和反映近年来该馆创新探索和实践历程。
11月的江城武汉由于一场突然的降雨,天气转凉,但在武汉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以下简称“武汉少儿图书馆”)里,来自孩子和大人们的欢声笑语让人顿生暖意——11月9日,引自瑞典、旨在为武汉市少年儿童搭建特色文化教育平台的“千字屋”文化合作项目在该馆正式开放,来自武汉市鄱阳街小学的十几位孩子与现场辅导老师在“千字屋”围绕梦想、想象力等展开了丰富有趣的对话。一位五年级小学生在体验过“千字屋”中设计的“彩虹桥”后兴奋地说:“我喜欢这里!”
“千字屋”是武汉少儿图书馆在推广儿童阅读、培养儿童阅读习惯方面所做的探索创新之一。凭借少儿图书馆的资源优势,馆长镇火星带领全馆工作人员为孩子们打造了丰富多样的品牌活动,不但吸引孩子及其父母关注阅读、爱上阅读,更让他们主动参与其中。通过这些致力于儿童阅读的探索和研究,武汉少儿图书馆在打造大众参与的公益性阅读推广平台、提升儿童素质教育方面已成为武汉市乃至湖北省的排头兵。
肩负使命,做好儿童阅读引导服务工作
图书馆作为文化的传统集散地,对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丰富文献信息资源、保存优秀传统文化、引领社会文化潮流、开展终身教育等方面是社会其他机构所不能替代的,而少年儿童图书馆因其所面对的独特受众群体,其重要性更为突出。
在武汉市委、市政府以及文化部门等各级相关领导的关注和重视下,武汉少儿图书馆的作用正在得到充分的体现。现在,由于丰富的藏书、健全的设备和场地,武汉少儿图书馆基本成了教育工作者培养儿童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启发儿童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主要场所。
“少年强则国强。”这是镇火星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他看来,少儿图书馆的作用非常重要,关乎国家的未来。2011年,镇火星到武汉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任职,当时很有感触,相比他幼年时无书可读,现在的孩子可以享受这么丰富的资源。于是他逢人便讲:“知识就是力量,要多读书,读好书。”
正是本着对儿童素质教育的深刻认知,对少儿图书馆工作的清晰定位,镇火星将“正确引导、启发儿童的读书意识”作为办馆理念,为提升儿童素质教育搭建平台,秉持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做好工作。“儿童天性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他们的阅读方式、阅读范围与成人有很大区别,因此少儿图书馆有别于一般图书馆,应在如何正确引导、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方面下功夫,探索孩子和家长都能接受、有益于孩子成长发展的活动形式,真正使社会、学校、家庭教育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相互补充。”镇火星说。
多年来,武汉少儿图书馆不仅切实加强馆内基础服务——完成相应的采编、文献开发、新媒体服务及通借通还工作,还不断开展、开拓形式多样的阅读、书画、讲座等文化活动。其中,多项活动与学校联合开展,力求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说过,教育不专在学校,学校之外,第一是图书馆。这是武汉少儿图书馆的指导思想,也是服务追求。
近几年,少儿图书馆的重要作用已愈发被重视。武汉少儿图书馆副馆长匡红鹰对此特别感慨:“尤其是最近两年,发展少儿图书馆成为全国各省市公共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之前少儿图书馆的数量非常少,常面临与成人图书馆合并的命运,但近年来,少儿图书馆从成人图书馆脱离出来,发挥独特作用,又成为一个新的趋势。”匡红鹰强调,因为少儿图书馆面对的读者是少年儿童,对于馆内工作人员来说,做好服务、办好活动显得尤为重要,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如何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如何引发孩子的兴趣,如何找到适合孩子们的阅读方式,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实践。”
寓教于乐,创新儿童阅读推广内容和形式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儿童只有通过亲身、主动的直接认识和经历,才能很好地接受知识、获得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少儿图书馆正是对儿童进行主动教育的社会教育场所。镇火星说:“什么是适合儿童的阅读方法?我们对此要有所判断,尤其在现代科技发达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知识相结合,如何让孩子在新媒体、电子书时代爱上阅读纸质书,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值得所有少儿图书工作者思考。”在他看来,这需要一个“平衡”。
为此,武汉少儿图书馆多年来坚持举办阅读推广活动,力求让每个儿童享有平等的阅读条件和机会,共享阅读的快乐。
进百所学校、入千户家庭、访万名读者的“百千万”活动,就是武汉少儿图书馆的一项长期课题研究项目,通过进校园、进社区,走访、问卷的形式,了解儿童及其家长对阅读、家庭教育的认知现状,并普及科学理念。据了解,该活动全年进校园21所,走访儿童及其家长近万人。
举办了31届的“马良杯”少儿书画大赛,从未停下普及少儿书画教育的脚步。一些参加过“马良杯”比赛的选手在多年后仍从事着书画艺术工作,“马良杯”的比赛经历成为当年参赛孩子们心中一段深刻美好的记忆。目前,该大赛已成为万人预赛、千人决赛的全市性活动。
2010年5月3日开讲的“小脚印故事吧”至今已举办150多期,已经成为武汉少儿图书馆的品牌活动。据匡红鹰介绍,“小脚印故事吧”的活动地点通常设置在亲子阅览室内,每期请一两位爱心主讲人,给大家演绎一两个故事。“故事用‘讲’并不完整,‘演绎’更恰当。我们每期都会和主讲人一起策划演绎方式,强调带领观众一起阅读一本好书,鼓励主讲人发挥个人特长及创意,多设计互动环节,丰富演绎形式,让家长和孩子都参与到故事中来,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匡红鹰表示,“小脚印故事吧”希望搭建一个开放合作的平台,愿意联合所有热爱阅读、致力于公益性阅读推广的机构和组织共同推动阅读,同时也致力于儿童阅读的探索和研究,利用平台优势和主讲人资源,通过实践摸索更适合孩子的阅读方法及阅读推广模式。目前,“小脚印故事吧”已合作过的机构包括电视台、电台等媒体,出版机构,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绘本馆,社区以及社会公益阅读组织等。
阅读活动不仅办在图书馆里,还要走出图书馆。依托于多功能流动图书车,武汉少儿图书馆为武汉三镇及边郊地区的学校、幼儿园、社区、广场以及未成年人管教所等播撒爱心及阅读种子,这正是该馆品牌阅读推广活动——“小种子流动阅读推广”项目的初衷。据了解,该项目于2013年4月2日(国际儿童读书日)正式启动,3年来,不仅服务地区扩大化,活动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包括阅读分享会、绘本故事会、班级共读、作家面对面、非遗文化进校园、绿色换书客等。
除了针对少年儿童的阅读培养、推广活动之外,武汉少儿图书馆还为家长们举办了“家教大讲堂”,帮助他们解决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
镇火星说,武汉少儿图书馆的工作一方面要长期坚持办好已成为品牌的阅读推广活动,另一方面则要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为孩子们创造更多与阅读亲密接触的机会。
在国家越来越重视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大环境下,武汉少儿图书馆在2015年新成立了非遗读书会,将民间艺人及传统技艺引入到少儿读书活动中。活动以讲座或故事会的形式,邀请非遗民间传承人讲述技艺背后的故事,如技艺的渊源传说、逸闻趣事、技术特点并现场传授制作要领。一年中,共有12个项目的民间艺人参与,开展活动19场次,吸引了1150人次的参与,使孩子们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我们还积极与义烈巷小学联系在该校开展非遗读书会进校园试点,该校把读书会融入到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央视法语、英语频道及武汉电视台分别报道了他们的做法和经验。”镇火星说。
寓教于乐是镇火星始终强调的儿童教育原则。在前不久开展的音乐阅读活动中,武汉少儿图书馆尝试将音乐与阅读结合起来,以亲子阅读分享会的形式举行了一系列现场音乐会,请音乐家现场演奏,介绍交响乐、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介绍乐曲作者、乐曲特点和产生背景,尤其介绍中国民族音乐经典,进行音乐常识普及,如以绘本《不可思议的旅程》为主题的活动、“国乐荟萃”专题等,使孩子们了解到民族艺术及文化,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荣光。
“把阅读与其他文化、艺术形式相结合的方法能否在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中起到积极作用,我们也一直在摸索中。今后,我们会推进类似的活动,让图书馆成为孩子们学习多种知识的第二课堂。”匡红鹰说。
创新永远在路上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镇火星常说,做少儿图书馆的工作不能急功近利,要着眼长远、持之以恒,不断摸索实践,因为儿童教育欲速则不达。为此,他对团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要热爱这份事业,对待小读者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充满爱心;其次要不断提升业务素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读者在我心中”是武汉少儿图书馆始终遵循的办馆理念。
镇火星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带领图书馆工作人员一方面在业务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另一方面积极学习借鉴其他图书馆的先进经验,引自瑞典的“千字屋”项目就是武汉少儿图书馆办馆理念的具体体现。
“千字屋”项目得到了瑞典方热情诚恳的帮助,但镇火星始终保持着清醒头脑。“先进的经验和教育理念、方式方法我们要学,但切忌盲目崇拜、简单照搬。”在武汉“千字屋”的设计和搭建中,他坚持在学习借鉴瑞典博伦厄市阿斯肯文化中心“千字屋”理念、做法的基础上,融入大量中国元素,并结合武汉少儿图书馆开展阅读活动的经验,充分发挥少儿图书馆的资源优势,不断丰富“千字屋”的形式和内容。
武汉市文化局局长何伟在参观了武汉“千字屋”后,对这一项目表示肯定:“‘千字屋’的打造体现了少儿图书馆服务模式正在走向多元化,是一次很有益的探索。项目立足于武汉本土特色,同时吸收国际化的元素,目标明确,特色鲜明,适合儿童。”何伟表示,“千字屋”不仅是两个友好城市之间友谊的见证,也是两个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希望将这一项目打造成武汉市少儿活动的名片。
谈到武汉少儿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时,镇火星表示,希望能够借助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让社会更多受益;同时希望图书馆能够吸纳并逐步培养一批专业的人才队伍,争创全国一流少年儿童图书馆,为儿童素质教育的提升做更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创新永远在路上。
在镇火星看来,虽然如今政府对少儿图书馆的重视和关心以及支持力度都很大,但目前国内的少儿图书馆发展较之国外仍有很大差距。国外儿童图书馆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在为儿童提供大量优质书籍的同时也成为推动儿童阅读的中坚力量。
匡红鹰对今后武汉少儿图书馆的发展非常有信心,“‘千字屋’的落成开放,将会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开拓儿童想象力的经验方法,将之推广、运用到各个学校,可为孩子们搭建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她说。
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曾说:“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这句话在今天看来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可以预见,未来的少儿图书馆会在新技术的推动下不断开拓出更多样的活动形式,在引导少年儿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阅读兴趣与提高阅读能力、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于 帆)
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