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想象一下,我们的体内有一个神奇的世界,就像一个超级英雄团队,每天都在进行着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保护我们免受细菌的侵害。本期我们一起来探索这场“消灭细菌大作战”吧!文末还有知识问答,还有知识问答,参与留言问答将有机会获得奖品~
一、细菌的发现
1.列文虎克的观察
十七世纪的时候,荷兰人列文虎克在业余时间磨制镜片做显微镜。他制作了许多可以放大两三百倍的显微镜,用来观察生活中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列文虎克曾经观察了一个不刷牙的老人的牙垢,结果发现牙垢中有许许多多的“小动物”,后来人们才发现:列文虎克观察到的就是微生物——细菌。
2.细菌从哪里来?
最初,人们认为细菌是无中生有的。比如把肉汤放置一段时间,肉汤就会变的浑浊,里面布满了细菌,所以细菌是从肉汤中产生的。不过这种说法在1864年被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的实验推翻了。巴斯德把一些肉汤装进瓶子里,并把玻璃瓶的瓶口弄得非常弯曲,像鹅的脖子一样,起名鹅颈瓶。然后让装有肉汤的鹅颈瓶在火上加热,杀灭肉汤中的细菌。随后,巴斯德把肉汤静置在房间中,整整一年的时间。一年后,当巴斯德再次观察瓶子时,瓶子中的肉汤依然澄清,这就表示肉汤并没有产生细菌。巴斯德解释说:这是因为弯曲的瓶口阻碍了空气的流动。空气中的细菌飘到瓶口之后,无法上升进入肉汤之中。既然空气中的细菌进不去,就没办法在肉汤中繁殖,所以肉汤依然是澄清的。作为对比,巴斯德将瓶口的鹅颈去掉,重新做了这个实验,仅仅过了一天,汤就变得浑浊了。这说明空气中的细菌落入了肉汤里,并在肉汤里大量繁殖。巴斯德鹅颈瓶实验让人类终于明白了细菌并不是无中生有的:必须有菌源,才会有大量的细菌繁殖。而菌源存在于我们生活环境的各个角落里。
3.巴氏杀菌法
作为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发明了巴氏杀菌法——一种能够杀死大部分病菌却不会破坏营养成分的方法,先将原料加热至68~70℃,并保持30分钟以后急速冷却到4-5℃。现在巴氏杀菌法广泛用于制造牛奶、啤酒等饮品的行业中。运用巴氏杀菌后的鲜奶相较于常温奶,保留了天然活性物质、营养价值更为全面,但是保质期短且需要冷藏。
二、细菌的模样
大多数细菌的长度在0.5到5微米之间,宽度在0.2到1微米之间。由于细菌非常小,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它们,需要借助显微镜,尤其是高倍的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清晰地看到它们的形态。
1.球形细菌:呈球形或近似球形,呈圆形或椭圆形,如链球菌和葡萄球菌。
2.杆状细菌:呈长条形,如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
3.螺旋形细菌:呈螺旋状,如幽门螺杆菌。
4.细菌的结构
虽然形状千差万别,但是细菌是一个单细胞生物,它们都具有相似的细胞结构。在细菌外层有细胞壁和细胞膜,内部有细胞质和遗传物质DNA。有些细菌有鞭毛,可以让细菌移动。还有些细菌外层有荚膜,用以保护细菌。荚膜比较光滑,如果晚上吃了甜食又不刷牙,早上起来牙齿会滑滑的,这就是因为细菌布满了牙齿表面,荚膜让牙齿变得滑滑的。
三、消灭细菌大作战
(一)合理预防
1.个人卫生方面:
(1)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尤其在如厕后、进食前以及接触垃圾后。
(2)正确洗手:确保洗净手背、指缝、指甲下和手腕。
(3)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及时丢弃纸巾并洗手。
2.饮食安全方面:
(1)避免食用未经烹煮的肉类和蛋类,确保食物彻底煮熟。
(2)冷藏食物:及时冷藏易腐食品,避免细菌在室温下繁殖。
(3)饮用清洁水:确保饮用水是经过处理和安全的。
3.环境卫生方面:
(1) 清洁和消毒:定期清洁和消毒家中的表面,尤其是高频接触的物体,如门把手、桌面、手机等。
(2) 垃圾分类:正确处理垃圾,避免滋生细菌。
(二)身体的免疫系统
我们的身体拥有一套复杂的防御系统,即免疫系统,它通过多个步骤和机制来消灭细菌。在生活中,感染了病菌的人可能会出现打喷嚏、咳嗽等症状,这是人体自身的免疫反应。
皮肤和粘膜是我们身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阻挡了大部分细菌的入侵,而粘膜,如鼻粘膜和肠道粘膜,通过分泌粘液捕捉细菌。皮肤上的酸性汗液和体内的酸性环境也不利于细菌生长。某些酶,如溶菌酶,能够破坏细菌的细胞壁。
(三)抗生素
抗生素,比如头孢、阿莫西林等,是一种针对细菌的药物,它们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或者干扰细菌的复制,从而治疗细菌感染。然而,抗生素在杀灭大量细菌的同时,也会有副作用。例如:抗生素的滥用会产生出耐药性强的细菌——超级细菌。同时,广谱抗生素在杀灭有害细菌的同时,也会杀灭有益菌,让人体菌群失衡,产生疾病。
【留言有礼知识问答】
1.微生物学之父是谁?他发明的一种能够杀死大部分病菌却不会破坏营养成分的方法是什么?
2.如果晚上吃了甜食不刷牙,早上起来牙齿为什么会滑滑的?
3.我们身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是什么?
【留言时间】
2024年12月9日—12月11日
请关注“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微信公众号,阅读相关推文并在留言区回复以上问题的答案,我们将抽取5位回答正确的读者,送出少儿读物一本。
编辑:范娟
复审:郭明才
终审:郑之敏